电脑版
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一百六十八章 见仗(上)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更新小说

<!--go-->

瑶人尽管成为两广稳定之患,但一直非朝廷腹心之疾,原因在于其组织力较为松散。身处大山之中,寨子千数,寨子内还有“巴引”、“油锅”等自发的互助组织,“目老”“头目公”、乃至“天长公”等头领,都是寨子内各房老人通过民主选举产生——嗯,组织能力低就不足为奇。

依据瑶族的先人传说,是东方“九黎”一支。秦汉时瑶族居湖南大部,被称“武陵蛮”;南北朝时大部瑶人居衡阳和零陵,被称“莫傜蛮”,到了元代,瑶人大部进入了两广腹地;明中后期,迁入了两广山区和云南部分地区——这种迁徙的本质是瑶人生产力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发展,被汉民挤压生存空间所致。

瑶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对统治者的反抗,是广西大藤峡瑶民大起义,从洪武四年开始,一百多年此起彼伏,烽火绵延各地——其中景泰年间侯大苟为首领时规模最大,起义军人数超过二十万,到天顺年间已经蔓延到高州、廉州、雷州境内,并威胁到了广州,震动明廷上下。

成化权阉汪直和孝宗生母孝穆纪皇后都是大藤峡人,作为俘虏进的宫。因此孝宗之后的明代皇帝,其实身上都流着部分瑶族的血液。

万历五年年初广东的大规模瑶人起义,其实是帝国西南地区瑶族、壮族、侗族等少数民族的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结果。因为明廷对西南夷一直采取高压加镇压的统治模式,这种起义从明初开始,几乎没有间断,只不过时大时小而已。

Loading...

未加载完,尝试【刷新网页】or【关闭小说模式】or【关闭广告屏蔽】。

使用【Firefox浏览器】or【Chrome谷歌浏览器】打开并收藏!

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,可以切换电信、联通网络。

收藏网址:www.yuesekanshu.com

(>人<;)